檢查方法 | 350MS MDCT低輻射螺旋電腦斷層掃描儀 | 傳統檢查方式 |
---|---|---|
心臟血管檢查 | 為一非侵襲性檢查、速度快、解析度高,可免除穿刺動脈與放置導管到心臟所帶來的壓力與風險,預約門診即可完成,無須住院。 | 一般冠狀動脈心臟病診斷的主要方式為心導管檢查,但患者必須住院,經動脈穿刺術方可完成檢查,具危險性。 |
肺部檢查 |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,完全無侵襲性,可偵測出微小病灶,亦能完整評估縱膈腔、心臟周邊、脊椎附近等一般X光難以診斷的區域。 | 心臟周邊、脊椎附近等一般X光難以診斷,無法清楚了解鎖骨附近,如縱膈腔、腋下等病灶。 |
大腸檢查 | 使用虛擬實鏡的電腦處理方式,找出大腸病灶,可發現約0.5公分左右的腫瘤、瘜肉等病灶,可做為第一線的診斷工具,並可評估大腸外圍組織器官,如肝、腎、胰臟狀況。 | 傳統大腸內視鏡是侵入性檢查,需將纖維鏡深入腸內,檢查過程極不舒服,且引起大腸穿孔之機率高。 |
血管攝影 | 全身各部位血管攝影,非傳統侵入性,只需從靜脈留置針注入些許顯影劑即可完成檢查,安全迅速精確。 | 須於鼠蹊部經動脈穿刺方式,插入血管攝影穿刺針,再放入導引線及導管,患者疼痛不舒服且具有危險性。 |
骨頭3D立體重組 | 350MS MDCT掃描之資料是以體積方式存檔,可以透過電腦組成冠、矢、軸狀切面,甚至組成立體3D影像,方便臨床醫師整形重建參考。 | 傳統一般X光檢查,只有平面影像無法組成3D立體影像。 |
檢查方法 | 正子掃描 / 正子電腦 斷層掃描儀 PET/PET-CT | 磁振造影儀 MRI | 350MS MDCT 低輻射螺旋電腦斷層掃描儀 (350MS MDCT) |
---|---|---|---|
概述 | 為近年來新興的診斷工具,它是偵測放射性物質釋放出來的正子所組成的影像,通常該放射性物質會附著在葡萄糖,然後注射進入人體。由於許多癌細胞吸收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3~8倍,因此容易被偵測出來。 |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,將人體置於上萬倍於地心引力的磁場中,利用無線電波與體內的氫原子共振,經由電腦作訊號處理重組後,顯示體內各部位的解剖影像。 | 為一種非侵襲性的檢查方法,克服了過去電腦斷層掃描受限於心跳造成影像不清楚的問題。 |
特點 | 對癌症篩檢的陽性偵測率最高,即陽性(異常)結果的受檢者後來被確定為癌症的機率最高。 | 對軟組織病灶的解像能力特別敏感,且完全沒有輻射線,不具侵入性,是一種高解析度及安全的醫學影像檢查。 | 多切薄層、快速及大範圍,掃描一圈僅需0.37秒,同時可獲得64張電腦斷層影像,解析度達0.33mm的精細程度。 |
臨床應用 |
|
|
|
缺點 |
|
|
需考慮電腦斷層有輻射劑量與顯影劑過敏的風險。 |